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相对不常见的疾病,但绝非罕见,估计每年的发病率为30-100/100万人。尽管进近年来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有超过1/3的患者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1年后死亡。
欧洲指南推荐治疗结束后1年内积极监测IE复发的症状和体征。IE幸存者短期和长期的死亡风险仍存在争议,部分研究发现1年内的死亡风险最高,随后出现下降(仍高于普通人群)。
近期,瑞典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全国研究也发现患者5年长期死亡风险增加。但既往研究多局限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幸存者的全因死亡率,缺少对长期硬终点的研究,如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等主要心脏事件。
为此,来自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的Chia-Jen Shih等进行了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以评估感染性心内膜炎幸存患者的长期心脏不良事件和死亡率。研究全文在线发表于近日的Circulation杂志。
研究队列来自200-2009年台湾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的IE幸存患者,IE幸存患者定义为首次住院诊断为IE且存活出院的患者。研究纳入了10116例IE幸存患者,匹配对照患者比率为1:1。主要终点为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住院、心源性猝死或室性心律失常。次级终点为再发IE和全因死亡。
研究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缺血性卒中(调整后HR[aHR]59;95%CI,1.40-1.80)、出血性卒中((aHR, 2.37;95% CI,1.90-2.96)、心肌梗死((aHR,1.44;95% CI,1.17 -1.79)、心力衰竭再住院(aHR,2.24;95% CI,2.05-2.43)、心源性猝死或室性心律失常(aHR,1.69;95% CI,1.44-1.98)以及全因死亡((aHR,2.27;95% CI,2.14-2.40)的风险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研究还发现,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男性、药物滥用、首次IE后瓣膜置换。
研究者认为,尽管感染性心内膜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但患者的长期心脏不良事件风险仍大幅度升高。
微信关注“丁香园心血管时间”,即可浏览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