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
最新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 2020》显示仅 2019 年中国新发脑卒中人数 394 万,卒中死亡人数 219 万,而脑卒中患者高达 2876 万例,我国正面临着全球最大的卒中挑战。
2022 年 10 月 29 日是第 17 个「世界卒中日」,为更好地将卒中诊治及预防知识进行宣传和推广,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传主题为「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本文就对卒中认知和诊疗中存在的误区以及卒中预防原则进行盘点。
卒中诊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 3 大误区
误区 1:普通头晕 / 眩晕还是脑梗死?
急性后循环缺血引起的卒中是头晕 / 眩晕类疾病的重要病因,多见于中老年人,除头晕外,一般还会有视物成双、构音障碍、饮水呛咳、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甚至意识不清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仅有头晕/眩晕症状(也叫孤立性眩晕)。
因与其他病因导致的头晕很难鉴别,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一般需要完善头颅 MRI 才能发现病灶。
误区 2:脑血管狭窄必须要放支架吗?
并不是所有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都适合选择支架治疗,只有部分患者可以从中获益。
临床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症状、颅内灌注情况、血管狭窄的程度、部位及形态等因素并结合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结果才能制定出每一个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而且放支架也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即使放了支架,规律服药及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不然支架内仍会再次堵塞。
误区 3:脑卒中康复要靠「养」?
脑卒中患者常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如长期卧床静养不仅不利于偏瘫肢体恢复,甚至会出现偏瘫肢体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的现象。
理论上讲,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并且越早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患者预后越理想。卒中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及心理治疗等,不仅需要康复医师的帮助,也需要社区、患者自身和家庭共同配合完成,从而帮助卒中患者在身体和精神双重层面上回归生活,重返社会。
卒中相关阅读推荐:
患者对卒中的认知存在 5 大误区
误区 1:「等等看,也许就好了」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运用「中风 120」及「BE FAST」两种方法识别卒中症状,在发病后借助卒中急救地图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 2:「脑卒中只是老年人得的病」
近年来卒中发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代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部分年轻人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抽烟、喝酒、过度劳累、肥胖和高脂高糖饮食等,增加其患卒中的风险。因此,中青年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误区 3:「脑卒中治疗后不会复发」
据中国卒中防治数据显示,高达 40% 的门诊卒中患者是复发人群,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后 1 年的复发率分别为 5.59%、11.65% 和 10.25%,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复发的患者在症状上通常都会比前一次更加严重,卒中复发使致残率或死亡风险相对于未复发患者增加约 9.4 倍,因此卒中患者更应该重视卒中复发的预防。
误区 4:「定期输液通血管可以预防脑卒中」
所谓的「输液通血管治疗」,其实主要是指卒中患者急性期静脉泵入尿激酶、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将处于缺血边缘状态的组织重新挽救回来,但其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
对于处在卒中非急性期的患者来说,平时在未发病情况下过多输液反而会增加各脏器负担和不必要的医疗费用,而真正能够预防卒中的方法是控制危险因素,规律口服二级预防药物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误区 5:「药物都有副作用,保健品更安全」
卒中预防常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等,虽有一定副作用,但是可以接受的。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应规律服药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阿司匹林因为有出血的副作用,对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不适宜,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是适宜的。只是由于担心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就不想坚持服用的想法是错误的。而热销的保健品既不能当药吃,更不能指望它来治好病。
卒中预防的原则
注意事项
卒中一级预防指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和心理因素等),从而达到使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卒中二级预防是指让已经患有卒中的患者降低其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主要针对三个环节,即改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和专科特异性治疗(如缺血性卒中的专科特异性治疗包括抗栓治疗、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及特殊情况下的治疗)。
卒中的预防要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四大基石」作为主要内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治卒中。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1)饮食要清淡;2)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3)克服不良嗜好,或戒烟、限酒、久坐等;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的体位改变;6)注意气候变化;7)每天饮水要充足;8)看电视、上网等时间不要太久;9)保持情绪平稳;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对于有相关疾病的患者更应重点注意以下 5 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胆固醇,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应积极防治糖尿病;4)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5)提升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积极参与、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等活动。关注所在城市的卒中急救地图和生活区域的卒中中心。
一图读懂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策划|时间胶囊
投稿|drugs@dxy.cn
题图|站酷海洛
1. 中国卒中报告 2020(中文版)[J]. 中国卒中杂志,2022,17(5):433-447.
2.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 2020》概要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19(2):13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