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能否逆转?早期诊断是关键

2021-11-09 10:25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_endo_today 作者:张泰胜
字体大小
- | +


糖尿病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 CKD,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等),主要表现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30 mg/g 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60 mL·min⁻¹·(1.73 m²)⁻¹,且持续超过 3 个月。
我国约 20 ~ 40% 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 CKD 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一般研究认为,eGFR < 30 mL·min⁻¹·(1.73m²)⁻¹  肾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因此,DKD 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01  如何诊断糖尿病肾病

目前 DKD 通常是根据持续存在的白蛋白尿和(或)eGFR 下降、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CKD 而做出的临床诊断,但糖尿病患者仅仅只是出现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并不能诊断 DKD。
在明确糖尿病作为肾损害的病因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 CKD 的情况下,至少具备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 DKD:

  • 排除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在 3 ~ 6 个月内的 3 次检测中至少 2 次 UACR ≥ 30 mg/g 或 UAER ≥ 30 mg/24 h(≥ 20 μg/min)。


  • eGFR < 60 mL·min⁻¹·(1.73m²)⁻¹ 持续 3 个月以上;


  • 肾活检符合 DKD 的病理改变。


在临床中诊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1)明确糖尿病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应综合考虑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下降程度与速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微血管并发症等。典型的慢性肾脏病临床表现包括:病程较长的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出现白蛋白尿而无血尿,以及 eGFR 逐渐下降等。
(2)正常白蛋白尿糖尿病肾脏病
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尽管 eGFR 下降,但仍表现为正常白蛋白尿 ,临床上称之为 NADKD。NADKD 在 1 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中 占 20 ~ 60%,在 T2DM 合并肾损害的患者中占 10 ~ 60%。这部分患者的心血管病、ESRD 及死亡风险均高于一般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是诊断 DKD 的重要依据之一,合并增殖期 DR 对于 DKD 的诊断更具特异性,但二者并非完全一致的关系,尤其是在 T2DM 患者中。
(4)糖尿病合并 NDKD:在亚洲最常见的 NDKD 是膜性肾病,在确诊 DKD 前应明确有无 NDKD 可能。
(5)DKD 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 CKD。目前,临床上诊断 DKD 常依据白蛋白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但白蛋白尿对诊断 DKD 缺乏特异性,且部分 DKD 患者早期可表现为尿蛋白阴性,仅存在 GFR 下降。糖尿病患者出现白蛋白尿或 GFR 可以是糖尿病肾病,也可以是 NDKD,或是糖尿病肾病合并 NDKD。

02  如何明确是否为 NDKD?

糖尿病发生肾损害而伴有以下任一情况时,需考虑 NDKD 的可能性,当出现(1)~(4)中的情况时,应当进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03  糖尿病肾病的筛查及预测

依据 2012 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共识对 DKD 进行分期,按照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划分 G1 ~ G5 期,按照尿白蛋白水平分为 A1 ~ A3 期。

(1)尿白蛋白
推荐采用随机尿测定 UACR 反映尿白蛋白排泄情况。24 h 尿白蛋白定量与 UACR 诊断价值相当,但前者操作较为繁琐,因此 UACR 作为筛查首选。 我国部分地区采用 mg/mmol 作为 UACR 的单位,因此相应的分期如下:
注意:尿白蛋白的检测建议使用清晨第一次尿液,门诊患者可检测随机尿,但需同时检测尿肌酐对尿白蛋白进行校正。
UACR 测定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如感染、发热、显著高血糖、未控制的高血压、24 h 内运动、心力衰竭、月经等,结果分析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一般认为患者在 3 个月内多次测量 UACR, 若有 2 次以上异常,并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可考虑诊断蛋白尿。
(2)eGFR
推荐 ≥ 18 岁成人采用酶法检测血肌酐的 CKD 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计算 eGFR 使用该公式计算的 eGFR < 30 mL·min⁻¹·(1.73m²)⁻¹ 时,可称为 eGFR 下降。中国人群可使用中国简化肾脏病膳食改善公式:
中国改良简化 MDRD 公式(eGFR C-MDRD)= 175 × 血肌酐  - 1.234 × 年龄 - 0.179 × 性别(男性为 1,女性为 0.79)。
注:该公式仅适用于血肌酐水平稳定的患者,对于妊娠、急性肾功能衰竭、截肢、截瘫、严重肥胖或营养不良等肌肉量减少或肌肉消耗性疾病以及特殊饮食(如严格素食)等情况不适用。
肾脏疾病 eGFR 分期:
(3)其他指标

肾小管损害标志物与 DKD 预后密切相关。结合实际条件,可测定肾小管损害标志物,如胱抑素 C、β2 微球蛋白、ɑ1 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肾损伤分子 1 等注意排除影响因素,依据 2 ~ 3 次结果判定。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同时排除尿路梗阻、肾动脉狭窄等其他疾病。
如下表:


最后,基于中国糖尿病人群基数大,2 型糖尿病患者数量众多,推荐对糖尿病患者可能产生的肾脏损伤及时进行评估,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策划 | 戴冬君

投稿 | daidongjun@dxy.cn 

题图 | 站酷海洛

文中图片来源  | 作者根据参考文献制作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35(9): 1029-1033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年 8 月第 13 卷第 8 期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年 4 月第 13 卷第 4 期中华内科杂志 2021 年 6 月第 60 卷第 6 期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  年 第 48 卷 第 5 期                        

编辑: 王锦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