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所致眩晕想不到?这篇文章不能错过

2021-08-17 10:23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_neuro_today 作者:张群英
字体大小
- | +

眩晕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神经内科医师的诊断思路是第一时间排除中枢病变后再对症处理周围前庭病变。换句话说,不是「脑袋」出了问题,就是「耳朵」在折腾,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似乎比我们的预想的要精彩得多。



病例 1



患者,中年男性,既往体健,因「后枕部剧烈跳痛 2 天」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完善头颅 CT 未见明显异常,查体未见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诊断为:「枕神经痛」,予「卡马西平」止痛治疗。次日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伴言语含糊,走路不稳。

查体:BP 120/80 mmHg,构音障碍,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直径约 3 mm,对光反应灵敏,眼球活动自如,双眼可见粗大水平左向眼震,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 5 级,腱反射(++)。双侧指鼻、轮替、跟膝胫试验均稳准,Romberg 试验睁眼闭眼均不稳,深浅感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巴氏征阴性,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急查头颅 MRI+MRA 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药物性眩晕,停用卡马西平,给予补液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病例 2



患者,老年男性,有「小细胞肺癌」病史 3 个月,近期在我院肿瘤科予以「顺铂「等药物化疗,化疗第 2 天出现眩晕,恶心,呕吐,不敢睁眼,不能起床,请神经内科会诊。

查体:言语流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直径约 3 mm,对光反应灵敏,眼球活动自如,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 5 级,腱反射(++),深浅感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巴氏征阴性,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其余查体不能配合。

完善头颅 CT 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药物性眩晕」,予以对症治疗,化疗结束后眩晕缓解。







除了上述病例之外,贫血、心律失常的患者,服用帕金森药物的 PD 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长期大量酗酒的患者等均可能因头晕或眩晕就诊于神经科门诊。

笔者根据指南 [1-3] 归纳相关疾病或药物所产生的头晕或眩晕症状,以引起广大医务同仁重视,避免漏诊误诊。

全身疾病所致头晕/眩晕

来源:作者提供

药物性眩晕

来源:作者提供

很多药物可能导致头晕/眩晕的不良反应,机制 [1] 可能与耳毒性、低血压、低血糖、中枢镇静、骨骼肌松弛等机理有关。

药物源性头晕/眩晕特点多发生于用药一段时间以后(过敏反应例外);头晕/眩晕产生较快,但很少呈发作性;周围环境不稳,有颠簸不定的感觉,较少是旋转性的,可伴或不伴眼球震颤;由于受损部位不一或有所侧重,故症状各异。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建议广大同仁遇到头晕/眩晕的患者详细询问既往史及服药史,尤其是合并疾病较多的老年患者。只有排除药源性眩晕,在眩晕性疾病的诊治当中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对患者来说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得到了应有的治疗。


策划  | 陈文筱   

投稿  | sakura_82475@tom.com 

题图 |  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 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神经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19)3,212-221.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50),11.805-812.

[3]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年).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4.402-407.

编辑: 王锦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