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你是不是也常常困扰: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怎么选?如何快速计算血管活性药物的用药剂量?
别急,我们先从把握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原则开始。
01、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
首先,血管活性药物可分类为:血管加压药、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药。麦憬霆老师总结了以下三点血管活性药物共同的、具有特异性的使用原则:
1. 需比较准确的根据公斤体重与输注速度计算用量:药效和用量呈强线性相关
2. 短期应用,使用最小有效量(如感染性休克,MAP 目标为 65 mmHg;更大剂量不改善预后,反而增加副作用)
3. 个体化用药
下面将以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与血管扩张药物多巴酚丁胺为例,结合使用原则,详细介绍应用要点
02、多巴胺的应用要点
1. 适应证
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前体,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右室心梗;以及各种原因的轻度血压下降。
2 ug/kg/min:激动 DA 受体(β1),选择性扩肾动脉、内脏动脉以及脑血管;
5 ug/kg/min:激动 β1 受体(DA,α1),产生正性肌力、缩血管作用,增加心搏出量;
10 ug/kg/min:激动 α1 受体(β1,DA),收缩血管作用。
2. 应用要点
需要避免的误区是,不同剂量的作用是交叉的,比如小于 5 μg/kg/min 也有升压、强心作用。不能机械地记忆不同剂量时的作用,正确的理解是随着浓度的增加,多巴胺能够激动更多的受体。
3. 配制方案
多巴胺配制公式:(公斤体重 * 3)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1 mL/h = 1 ug/kg/min。
03、多巴酚丁胺的应用要点
1. 适应证
激动受体的作用大小为:β1 > β2 > α1,不激动多巴胺受体。适应证有:心源性休克,一般需要联合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难治性心衰(尤其合并心率慢、心律失常风险小的)。
2. 应用要点
需要注意的是,多巴酚丁胺作为扩血管药物,激动 β2 受体,不具有缩血管作用。因此,应用后血压会降低;多巴酚丁胺常与多巴胺共同使用,作为强心药 + 升压药适用于心源性休克的病人。
3. 配制方案
配制公式与多巴胺相同:(公斤体重 * 3)mg 配制成 50 mL 液体,1 mL/h 相当于 1 μg/kg/min,常用剂量 2.5~20 μg/kg/min。
内容来源 | 丁香公开课课程《心内科急症的快速识别及处理》
讲师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麦憬霆
策划 | 坤坤
题图 | 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