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重症病人呼吸机参数的实用设置程序

2017-04-29 14:40 来源:丁香园 作者:梁衍舜
字体大小
- | +

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主要是让呼吸机适应病人,还是病人适应呼吸机?这一问题貌似不言自明,但现实中确实是一个令人揪心的 To be or not To be。

虽然一部呼吸机发展史告诉我们,呼吸机的智能化就是要更好解决其对人的适应。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于众多资料对于参数设置的描述存在很大差异, 有些指标现实中难以实现。

就众多参数而言,呼吸频率是最需要设置的参数。而该参数在 COPD 急性加重需要机械通气时的指南对呼吸频率的推荐为「一般 10~15/次即可」[1]

就临床所见,该类患者除非濒死患者,均存在呼吸频率过快、呼吸动度加强的情况。在没有奇招恢复 COPD 者急性加重后所处的病理生理状态前,临床实践中难以观察到这种设置频率状态下对病人产生多么有益的作用。

已有专家指出:自主呼吸频率>28 次/时,初始呼吸频率设置过低容易发生人机对抗 [2]。即使按照指南设置的机械通气有效 [1],短时间内较好解决了 PO2、PCO2以及酸碱平衡,病人呼吸频率也难以下降,因为病人肺泡间质中存在机械感受器 J 受体,该受体可因间质性肺水肿、纤维化以及肺毛细血管充盈压(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变化而受到刺激,从而增加呼吸速率,足以解释在具有这些病症的患者中经常观察到的快速且浅的呼吸 [3]

而较快的自主呼吸频率与较慢的设置频率之间的明显差别,加之呼吸机本身固有的响应时间,如何实现人机协调,并非十分容易解决的问题。

虽然已有专家引起了对呼吸频率设置的重视,并且推荐病人自主呼吸频率基本正常(16~24 次/分)或明显减弱,甚至已经停止时,呼吸频率才可以按照正常频率设置,即 16~20 次/分。倘若呼吸频率>28 次/分,初始设置的频率以接近或略低于自主呼吸频率为原则;如果自主呼吸频率为 40 次/分,呼吸频率设置在 35 次/分,以后随引起自主呼吸频率增快的原因被去除,自主呼吸减慢,再逐渐降低呼吸频率 [2]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对呼吸频率引起重视的令人尊敬的专家,在分述按不同疾病病理生理状态设置呼吸机参数时,又把阻塞性肺疾病者呼吸频率的设置定义为 12~15 次/分 [2]

难不成 COPD 急性加重需要机械通气者,天然存在对器官插管的耐受,非常容易恢复自己的病理生理状态状态,从而非常容易人机协调吗?临床实践中的所见并非如此。

Kilickaya 等人的资料对此已经给予清楚的回答。他们结合目前的证据,发现伴或不伴有 ARDS 的患者中小潮气量通气的风险/受益比是有益的。并且提供了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一种实用方法(程序),无论有无 ARDS,均可适用 [4]

该程序非常符合重症病人,实践之也非常有效,欢迎大家验证。

重症病人呼吸机参数的实用设置程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机械通气指南 (2007 )

2. Kilickaya and Gajic 。 Initial ventilator settings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ritical Care 2013

3. 宋志芳主编。实用呼吸机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 Waldemar A. Carlo, and Namasivayam Ambalavanan。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aditional and New Strategies  NeoReviews Decemher 1999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