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急诊从业人员心肺复苏实施情况的研究

2016-12-27 08:05 来源:临床急诊杂志 作者:崔庆宏、王洋、付阳阳、张辉、徐军、朱华栋、于学忠
字体大小
- | +

临床急诊杂志发布了「北京协和医院急诊从业人员心肺复苏实施情况的研究」一文,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amionary resuscitation,CPR)可以使得重要器官得到足够的血流,从而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的概率,提高复苏后的生存率。2010 年 CPR 指南要求按压深度至少 5 cm,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min,而 2015 年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将按压深度调整为 5~6 cm,按压频率 100~120 次/min。

近几年,对于按压深度及按压频率合适的目标一直颇有争议,此次 2015 版心肺复苏指南的按压策略从半开放转向更加「精准」的区间,这也反应了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心肺复苏实施情况的反思与革新,按压过深和过快亦不可取。笔者选取北京协和医院院急诊区域临床从业医师进行心肺复苏测试,以了解目前心肺复苏实施情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区域从业医师,包括急诊科及内科住院医师、北京基地规范化培训医师和外院进修医师共 90 人,其中男女各 45 人。入组标准:熟悉并接受过 2010 年 AHA 心肺复苏指南培训,了解 2015 年 ANA 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在临床工作中有实际抢救经验;近期身体状况良好,无疾病干扰。

2. 试验方法

观察员对每位医师进行单独无干扰测试,受试人员按照按压通气 30:2 不间断地对医学模拟假人进行 5 个循环 CPR,应用 ZOLL 公司 R Seies 除颤仪实时记录按压深度、频率及胸廓回弹速度等参数。按照 2015 年新的 CPR 指南要求,我们将本实验中按压深度位于 5~6 cm 区间的例数比总例数作为按压深度达标率,将按压频率位于 100~120 次/min 比总例数作为按压频率达标率。

3. 统计学处理

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 16.0 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按压深度、按压频率及胸廓回弹速度符合正态分布,x̄ ± s 分别为(5.18 ± 0.84)、(120.14 ± 19.47)及(1658.92 ± 309.368),其中男性与女性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1。男女按压深度达标率比较见表 2。男女按压频率达标率见表 3。按压深度与频率关系,未见线性相关 P = 0.305。胸廓回弹速度与按压深度呈线性正相关,y = 1.666 + 0.002x,P = 0.000。胸廓回弹速度与按压频率呈线性正相关,y = 97.752 + 0.013x,P = 0.042。 

表 1 为男女按压深度、按压频率及胸廓回弹速度均值比较
1.jpg

表 2 为男女按压深度达标率比较
22.jpg

表 3 为男女按压频率达标率比较
3.jpg

讨论

2015 年新版 CPR 指南在按压深度和频率方面做了更为详细的限定,这对于实施 CPR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我院急诊区域临床从业人员按压深度均值在指南要求范围内,且男女未见明显差异,这提示经过平时的训练,男女皆可达到按压深度的要求。女性完全可以实施高质量的心肺按压,这对于其建立信心非常重要。在发现需要进行 CPR 的紧急情况时,不应去思考区分男女,而是第一时间进行胸外按压。

在按压频率方面,男女按压频率的均值高于指南推荐的区间,这也与临床实际工作中观察到的现象一致。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存在既往心肺复苏指南强调更深更快的后遗效应,临床医师在训练及抢救都是按照按压须超过 5 cm,频率须超过 100 次进行,往往会加大此效应;另一方面在临床实际抢救中,受到环境紧张、心理应激等因素的影响,实施 CPR 的人员往往不自觉的使得按压频率加快。然而这种过度的按压会导致抢救人员额外做功增多,体力耗费过 快,抢救中体力分配不当,不利于持续进行高质量的按压。

本研究发现胸廓回弹速度与按压深度及频率呈线性相关。按压时胸廓被挤压,胸廓紧张度迅速增加,施救者主观努力越明显,其回弹速度越大,反应出来的按压深度及频率亦越大。一般来讲,感知速度相比于感知深度及频率要容易,由此,可以通过控制回弹速度以更好地达到按压深度及频率的要求。男女在胸廓回弹速度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在实施按压的过程中,往往感觉按压频率快了可能会导致按压深度不够,或者按压深度深了会使得频率变慢,在本研究中,通过统计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并未见线性相关,这也提示可放心地去按照指南推荐的深度和频率去练习及应用。

当然,本研究只观察了一个 CPR 循环的数据,如果进行长时间的胸外按压,男女是否依然能达到指南要求,二者有无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

新指南为按压深度和频率设定了具体的区间,临床从业者在这个区间的表现如何呢?

笔者进一步通过达标率这个指标来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男生的达标率表现略优于女生,或许这与男性的空间时间感更强有关。但男女的达标人数都小于未达标人数,这说明目前能够按 2015 新版指南要求来实施 CPR 的人员还不够,CPR 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加强培训来更好达到指南的要求。

高质量的 CPR 对于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存活率非常重要,但在实施 CPR 时,即便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抢救人员也很难精确而稳定的控制按压深度及频率。

研究发现,对于院外由非专业人士实施的 CPR,应用手机相关技术可以提高他们的按压深度和频率,进而提高 CPR 质量。目前,市场上也推出了一些可视化监测、记录与反馈仪器,这些仪器设备的出现使得在院内行 CPR 时可实时地进行监测与反馈。Ruiz de Gauna 等比较了三种不同方式的加速度感应器设备信号的准确性,并指出光谱分析法加速度感应器可以准确有效的反馈按压深度和频率。

综上所述,临床工作者要综合各种手段加强心肺复苏的训练,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预后。

注:本文由崔庆宏、王洋、付阳阳、张辉、徐军、朱华栋、于学忠制定,发布于《临床急诊杂志》杂志 2016 年第 17 卷第 7 期。

下载医学时间 APP,获取最新指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孙舒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