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很多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是心血管科发病最快、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如何有效防治心力衰竭一直是慢病领域的热点问题。
集结中外学术力量,开启心力衰竭治疗新时代。3 月 12 日,2016 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为国内外心力衰竭领域同仁搭建了一个桥梁,共话心衰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
图 1. 大会会场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局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会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院士、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党委书记李惠君书记、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黄峻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张健教授等出席了上午的开幕式,并共同敲响战鼓,鸣响心衰治疗之音。
图 2. 与会专家共鸣响心衰治疗战鼓
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这一年来历程回顾
张健教授作为本届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回顾了专委会成立近一年来不平凡的历程:
2015 年 3 月,为了规范化诊疗、构建患者的综合管理体系,启动中国心力衰竭患者诊疗促进项目。2015 年 7 月 4 日,正式成立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成立。2015 年 10 月 15 日,为全面构建心衰防治的数据库,建立了中国心力衰竭防治工程项目。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专委会建立了心衰的网络平台,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服务于医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积极开展心衰防治工作,开发了 App 服务患者;策划全国心衰日主题活动及筹备本届会议。
专委会倡议将「11 月 26 日」这一天定为「全国心力衰竭日」,31 个省,200 多家医院共同围绕「认识心衰、规范诊疗」开展各类宣教活动。
张健教授表示:「未来专委会还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专业的专家团队、执行力强的基层工作队伍。本着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的精神,共同努力携手推动我国心衰防治事业的进展。」
心衰诊疗:既要重基层 也要国际化
心衰患者病情重,在临床救治上比较困难。相比心脏外科而言,心衰领域有一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为患者的大夫。
中国工程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我国目前心衰诊疗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常规技术需要规范化、推广到基层医院;另一方面,心衰的研究需要强化,与国际接轨,提高诊疗水平。」
心衰这个领域需要关注和支持,需要投入、研究、发现新的治疗手段、开拓新的治疗药物。心衰专委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将为等待、需要良好医疗服务的患者贡献力量。
心衰指南:既要重诊疗 也要重预防
心衰是心血管疾病领域最核心、最基础的问题。心衰和预防医学紧密相关,很多疾病到了终末期往往很复杂,做好预防和流行病学的管理至关重要。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局长表示,我们现在的指南,应该不仅仅说「防治指南」,还应该明确「预防指南」。
心衰的预防工作如流行病登记、营养支持、运动、慢病管理应该结合,临床医师应该走出院墙,与预防部门、社区同道结合起来,共同努力打造「健康老龄化」——患者享受生命到最后一刻与「端坐十年」,这个生活质量的差异很显著。
专委会应该把控好诊疗标准和指南的循证医学依据,减少学会和专委会之间标准和指南的跳跃性,注意新旧版之间衔接。
学会和专委会之间需要充分沟通,共同提供标准和借鉴,每个指南之间要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制定和改进都要依据循证医学基础,保留有循证医学基础的文献,剔除不符合循证医学证据的文献。建立我国科学循证医学体系,系统和规范制定中国的指南和诊疗标准。
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未来要做的
张雁灵会长肯定了心衰专委会的工作:「专委会定位准确、方向明确、开展工作的路径正确,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成效。未来继续在中国医师协会二级机构里好工作和示范榜样。」
1. 建设好平台(专委会、分会),服务同行的医生,让同道在平台上学习互动交流。
2. 集结同道的力量,与国家级平台共同互动学习交流,推动心衰防治工作。
3. 开展医生培训,特别是基层医院医生的培训。
4. 与兄弟学会一起,协同和配合国家制定好国家的规范、共识、指南、法规,特别是对心衰的质控工作。
5. 年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办成国内外交流的精品会议。
张雁灵会长还表示:值北京的两会期间召开,本次会议召开是对两会最具体的贯彻落实。中国医师协会下属的二级机构中,心衰专委会比较年轻,目前已经做了很多,未来更要扎实的去贡献。